导读 《世说新语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笔记小说,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时期士人的言行举止。下面我将提供两则《世说新语》中的故事,并附上简要的...
《世说新语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笔记小说,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时期士人的言行举止。下面我将提供两则《世说新语》中的故事,并附上简要的翻译和解释。
第一则:管宁割席
原文:
“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”
翻译:
“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,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。管宁挥动锄头对待它就像对待瓦石一样,而华歆捡起来又扔掉了。”
解释:
这则故事反映了管宁和华歆两人不同的性格。管宁淡泊名利,认为金子与瓦石无异;而华歆虽然也认识到了金子的价值,但最终选择了放弃,表明他对世俗财富的态度有所动摇。
第二则:王戎识李
原文:
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旁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翻译:
“王戎七岁时,曾经和一群小孩玩耍。他们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实,树枝都被压弯了,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摘,只有王戎没有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,他回答说:‘树长在路旁却果实累累,这一定是苦李子。’后来人们摘下来品尝,果然如此。”
解释:
这个故事展示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观察力。他能够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,判断出果实的味道,体现了他在年幼时就具备了超乎常人的洞察力。
这两则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的一些生活片段,同时也传递了一些关于品德修养和智慧的启示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